鲁迅


1. 而已集 2. 二心集  3. 伪自由书
4. 故事新编 5. 彷徨 6. 呐喊
7. 且介亭杂文 8. 且介亭杂文附集 9. 三闲集
10. 11.南腔北调集 12.且介亭杂文二集

13.且介亭杂文末编

 

          Click here to download  鲁迅(zip file, 2.35Mb)

Latest update on Sunday, Aug 13, 2000.

Welcome to email me:  [email protected]

 

 

 

 

伪自由书

1. 王道诗话 2. “光明所到……”  3. 出卖灵魂的秘诀

 

故事新编

序言

1. 奔月

2. 补天

3. 采薇

4. 出关

5. 非攻

6. 理水

7. 起死

8. 铸剑

 

 

彷徨

1. 长明灯

2. 肥皂

3. 高老夫子

4. 孤独者

5. 在酒楼上

6. 离婚

7. 伤逝

8. 示众

9. 幸福的家庭

10. 弟兄

11. 幸福

 

 

呐喊

《呐喊》自序

1. 阿Q正传

2. 白光

3. 端午节

4. 风波

5. 故乡

6. 孔乙己

7. 狂人日记

8. 明天

9. 社戏

10. 头发的故事

11. 兔和猫

12. 一件小事

13. 鸭的喜剧

14.

 

 

 而已集      

题辞

1. “公理”之所在

2. 辞“大义”

3. 读书杂谈

4. 革“首领”

5. 黄花节的杂感

6. 卢梭和胃口

7. 拟豫言

8. 文学和出汗  TXT

9. 写在《劳动问题》之前

10. 再谈香港

11. “意表之外”

12. 答有恒先生

13. 反“漫谈”

14. 革命时代的文学

15. 可恶罪

16. 略论中国人的脸  TXT

17. 谈“激烈”

18. 通信

19. 文艺和革命

20. 新时代的放债法

21. 《尘影》题辞

22. 当陶元庆君的绘画展览时

23. 附录:大衍发微

24. 革命文学

25. 扣丝杂感

26. 略谈香港

27. 谈所谓“大内档案”

28.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TXT

29. 小杂感

30. 忧“天乳”

  

 

二心集     

 序言

1. “好政府主义”  txt

2. “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 txt

3. 《进化和退化》小引

4. 《艺术论》译本序

5. 答文艺新闻社问

6. 非革命的急进革命论者

7. 关于翻译的通信(并JK来信)

8. 几条“顺”的翻译

9. 唐朝的钉梢

10. 现代电影与有产阶级(译文,并附记)

11. 一八艺社习作展览会小引

12. 张资平氏的“小说学”

13. 中华民国的新“堂·吉诃德”们

14. “民族主义文学”的任务和运命

15. “友邦惊诧”论

16.《夏娃日记》小引

17. 沉滓的泛起

18. 答中学生杂志社问

19. 风马牛

20. 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并Y及T来信)

21. 柔石小传

22. 我们要批评家

23. 新的“女将”

24. 以脚报国

25. 知难行难 txt

26. 做古文和做好人的秘诀

27. “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  txt

28. “智识劳动者”万岁

29. 《野草》英文译本序

30. 答北斗杂志社问

31. 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

32. 关于《唐三藏取经诗话》的版本

33. 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

34. 上海文艺之一瞥

35. 习惯与改革

36. 宣传与做戏

37. 再来一条“顺”的翻译

38.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

 

题记

 

1. 春末闲谈

2. 费厄泼赖

3. 看镜有感

4. 论雷峰塔的倒掉

5. 摩罗诗力说

6. 说胡须

7. 未有天才之前

8. 我之节烈观

9. 再论雷峰塔的倒掉

10. 从胡须说到牙齿

11. 寡妇主义

12. 科学史教篇

13. 论照相之类

14. 娜拉走后怎样

15. 宋民间之所谓小说及其后来

16. 文化偏至论

17. 写在坟后面

18. 杂忆

19. 灯下漫笔

20. 坚壁清野主义

21. 论-他妈的

22. 论睁了眼看

23. 人之历史

24. 我们怎样做父亲

 

南腔北调集

题记 

1. “非所计也”

2. “蜜蜂”与“蜜”

3. 《竖琴》前记

4. 《自选集》自序

5. 大家降一级试试看

6. 给文学社信

7. 关于女人

8. 经验

9. 林克多《苏联闻见录》序

10. 漫与

11. 世故三昧

12. 关于翻译

13. 我们不再受骗了

14. 学生和玉佛

15. 由中国女人的脚

16. 祝《涛声》

17. “连环图画”辩护

18. 《木刻创作法》序

19. 《萧伯纳在上海》序

20. 《总退却》序

21. 捣鬼心传

22.

23. 看萧和“看萧的人们”记

24. 论“赴难”和“逃难”

25. 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

26. 谁的矛盾

27. 听说梦

28. 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29. 谚语

30. 又论“第三种人”

31. 作文秘诀

32. “论语一年”

33. 《守常全集》题记

34. 《一个人的受难》序

35. 答杨邨人先生公开信的公开信

36. 声明

37. 关于妇女解放

38. 家庭为中国之基本

39. 论“第三种人”

40. 论翻印木刻

41.

42. 谈金圣叹

43. 为了忘却的记念

44. 小品文的危机

45. 谣言世家

46. 真假堂吉诃德

 

且介亭杂文

序言

1. “以眼还眼”

2. 《草鞋脚》

3. 《看图识字》

4. 《木刻纪程》小引

5. 病后杂谈

6. 病后杂谈之余

7. 不知肉味和不知水味

8. 从孩子的照相说起

9. 答《戏》周刊编者信

10. 答曹聚仁先生信

11. 答国际文学社问

12. 隔膜

16. 寄《戏》周刊编者信

13. 关于新文字

14. 关于中国的两三件事

15. 河南卢氏曹先生教泽碑文

17. 连环图画琐谈

18. 脸谱臆测

19. 论“旧形式的采用”

20. 论俗人应避雅人

21. 买《小学大全》记

22. 门外文谈

23. 拿来主义

24. 拿破仑与隋那

25. 难行和不信

26. 儒术

27. 说“面子”

28. 随便翻翻

29. 韦素园墓记

30. 忆刘半农君

31. 运命

32.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33. 中国文坛上的鬼魅

34. 中国语文的新生

35.附记

36. 忆韦素园君

 

三闲集 

序言

1. “革命军马前卒”和“落伍者”

2. “皇汉医学”

3. “醉眼”中的朦胧

4. 《近代世界短篇小说集》小引

5. 《吾国征俄战史之一页》

6. 《小彼得》译本序

7.

8. 铲共大观

9. 辞顾颉刚教授令“候审”(并来信)

10. 太平歌诀

11. 通信(并Y来信)

12.

13. 文坛的掌故(并徐匀来信)

14. 文学的阶级性(并恺良来信)

15. 文艺与革命(并冬芬来信)

16. 我的态度气量和年纪

17. 我和《语丝》的始终

18. 怎么写(夜记之一)

19. 叶永蓁作《小小十年》小引

20. 新月社批评家的任务

21. 现今的新文学的概观

22. 在钟楼上(夜记之二)

23. 吊与贺

24. 匪笔三篇

25. 革命咖啡店

26. 流氓的变迁

27. 鲁迅译著书目

28.

29. 某笔两篇

30. 柔石作《二月》小引

31. 书籍和财色

32. 述香港恭祝圣诞

33. 无声的中国

 

且介亭杂文附集

后记
 
“立此存照”(一) “这也是生活” 登错的文章
“立此存照”(二) 《海上述林》上卷序言 我的第一个师父
“立此存照”(三) 《海上述林》下卷序言 论现在我们的文学运动
“立此存照”(四) 《苏联版画集》序 难答的问题
“立此存照”(五) 半夏小集 女吊
“立此存照”(六) 答托洛斯基派的信
“立此存照”(七) 大小奇迹 文人比较学

 

且介亭杂文二集

序言             后记

“京派”和“海派” “文人相轻” “靠天吃饭”
“题未定”草(一至三) 论新文字 论“人言可畏”
“题未定”草(五) 漫画而又漫画 论讽刺
“题未定”草(六至九) “寻开心” 论毛笔之类
“招贴即扯” 名人和名言 漫谈“漫画”
《全国木刻联合展览会专辑》序  《死魂灵百图》小引 内山完造作《活中国的姿态》序
《中国小说史略》日本译本序 田军作《八月的乡村》序 弄堂生意古今谈
《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 几乎无事的悲剧 七论“文人相轻”——两伤
备考:分明的是非和热烈的好恶(魏金枝) 非有复译不可 人生识字胡涂始
不应该那么写 逃名 什么是“讽刺”?
从“别字”说开去 陀思妥夫斯基的事 书的还魂和赶造
从帮忙到扯淡 孔另境编《当代文人尺牍钞》序 四论“文人相轻”
鎌田诚一墓记 再论“文人相轻” 文坛三户
六朝小说和唐代传奇文有怎样的区别? 杂谈小品文 五论“文人相轻”——明术
六论“文人相轻”——二卖 叶紫作《丰收》序 萧红作《生死场》序
隐士 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徐懋庸作《打杂集》序
 

且介亭杂文末编

 

《出关》的“关” 《呐喊》捷克译本序言 《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序目
《译文》复刊词 白莽作《孩儿塔》序 曹靖华译《苏联作家七人集》序
三月的租界 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 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
我要骗人 记苏联版画展览会 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
写于深夜里 续记